一、全力做好金融保障
重點圍繞百山祖國家公園(以下簡稱“國家公園”)生態物種多樣性循環系統建設、生態修復工程、稀有瀕危動植物保護以及生物多樣性科研監測、科普教育、文化體驗、數字化管理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提供持續、有力的金融保障。著力支持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一般控制區原住民“生態搬遷”和移民安置地區特色產業發展,讓搬遷農戶“搬得下”“穩得住”“富得起”。
二、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
優先推進國家公園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金融創新,開展以GEP未來收益權、林地地役權補償收益權、林業碳匯等為抵(質)押物的金融產品創新。推進國家公園園區居民生態信用評價,開展與生態信用掛鉤的“兩山”信用貸等授信模式。探索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為社會資本和金融機構參與創造條件。創新研發生物多樣性保護特色保險產品,積極探索“信貸+保險”模式,增加生物多樣性友好型項目融資可得性。
三、構建多元化融資渠道
推動發行綠色債券、金融機構綠色金融債等債務融資工具,募集資金用于支持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建設。推動設立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發行相關信托產品、理財產品,拓展資金來源渠道。加強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國內國際交流合作,積極爭取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國際多邊金融機構、公益性組織等專項資金支持。
四、建立配套激勵機制
對符合條件的園區項目和農戶貸款,優先給予再貸款再貼現資金支持。對園區綠色低碳項目貸款,積極爭取碳減排支持工具予以支持。推動建立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金融服務配套貼息獎勵和風險補償制度。繼續深化金融機構國家公園特色支行建設。推動建立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庫和政策支持清單,依托麗水市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提升園區綠色生態信息共享水平。
下一步,我市將著力抓好政策落實,推動形成金融支持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麗水經驗、麗水模式,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美麗麗水建設。(轉自麗水市政府)
![]() |
![]() |